活动招募 | 我们想为孩子们找一位不爱说答案的“老师”

2024-06-03

孩子总是会提出五花八门的问题!

植物长歪了。妈妈,为什么会这样啊?把盐放进水里,一会儿盐就不见了。爸爸,盐去哪里了啊?


我们已经学会了熟练地鼓励孩子,学着像育儿书上教的那样正向地输出:真棒啊!真是个爱思考的孩子!但是,这样比“妈妈也不知道啊,等上学就知道了”好了多少呢?因为下一步我们还是要告诉他们答案在哪里啊。可是,当他们再冒出更多问题的时候怎么办呢?继续接受一个我们提供的现成答案吗?

这样的回答,孩子没办法学会思考,遇到新现象、有了新问题,孩子还是只会问答案。




我们需要:



带孩子研究有意思的现象和问题,而不是让他们被动地接受科学知识。带孩子经历像科学家一样的研究过程,而不是机械地让他们遵循一个研究步骤。带孩子学习科学家探究和思考的具体方法,而不是依靠无效的“渗透”期待他们学会。带孩子探索科学是什么,而不是让他们只记住知识,却不理解科学。



《想了十万次的科学》是一本非常非常不一样的书。它不给孩子讲科学知识、不带孩子动手做实验,它是一本让孩子掌握科学的思考方法的书。掌握科学家探索世界的方法,要比记住科学知识重要的多。

在这本书里,有一位不告诉你答案的老师、几位并非无所不知的科学家,还有几位小朋友,他们将和孩子们一起,通过观察、提问、实验、假设、思考来寻找一个个问题的答案。你会看到,他们在探究的过程中还用了很多科学的研究方法,推理、模型、分析、比较……甚至,里面的老师还知道,也许你还不知道怎么提问。没关系,读完这本思考的“工具书”,每个孩子不仅会提出自己的问题,还会找到自己的答案。

植物长歪了!换个方向又歪了!原来植物会向光生长呀!植物的“眼睛”在哪里呢?它是怎么“看到”光的呢?……

就是这样,不断的思考再思考!

如果你是线下阅读机构、绘本馆、亲子中心的馆长,我们期待能与你一起,带着小朋友们一起,发现身边事物的不可思议,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索,去找到心里那些疑问的答案,也许还能发现更多的不可思议。



招募对象




书店、绘本馆、阅读推广人、幼儿园/小学教师、科技馆活动策划人等。




100层童书馆支持:




* 图书讲读PPT、延伸活动方案PPT

* 活动全套宣传资料包(含宣传海报、打印物料、推广视频、图书资料)

* 对应图书线上分销权

*线上指导(录制视频课 2 节:作者+编辑)




活动福利




完成活动反馈(活动现场照片及延伸活动照片等),活动反馈质量佳的合作伙伴可获得后续新书抢鲜试读机会,优先承办作家的读者见面活动。

自主采购活动图书,通过线下分享与活动,和孩子们一起找呀找答案,我们诚邀你来报名!


如何参加活动




步骤一:购买图书



步骤二:购买成功即为报名成功,报名后添加小助手获取活动资料包备注:想了十万次的科学线下招募+机构名称



《想了十万次的科学》


马冠中/著璇子/绘适读年龄:6岁以上

提到科学,你想到了什么?那么多的科学知识,科学家是怎么知道的?面对千变万化的大自然,你有没有产生很多疑问?

其实,这些问题的答案科学家一开始也不知道,但他们想出各种办法来做研究,发现这些问题的答案,形成科学知识。

在这本书里,小朋友们像科学家一样观察、探究、思考,用科学思维揭开不可思议的自然现象,并发现新的“不可思议”。

全书以生命科学、物质科学、地球科学等代表性领域中,与孩子关联紧密的实际案例为例,清晰地展示了整个思考步骤和探究过程,让孩子学会多元化思考问题,不止于接受既成事实(答案),拥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和一个擅长思考的大脑!


马冠中,香港大学科学教育博士,现为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教育学院教师,苏教版小学《科学》教材编写组核心成员。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教育,致力于科学思考和科学本质理解的教学与研究。参与教育部基础教育司、上海市教委研究课题。



在这里有:


可爱脑洞的创意插画,带孩子走进不可思议的世界:3个爱问问题的小朋友,1个不告诉他们答案的老师,3个并非无所不知的科学家,一起去探究被我们忽略的大千世界。

胜过标准答案的思考方法:有目的的观察→提出一个好的问题→大胆地作出假设→设计验证性实验→做出总结性思考。面对同样的世界,当一个孩子有了“思考”,他眼里的世界就大不一样了。

让思考有理有据的思考工具:解决问题靠“我觉得”是不行的,严谨的思考拒绝“想当然”式瞎猜。因事制宜,运用分析、调查、比较、分类、推理、概括等思考工具,找到纷繁现象中隐含的“真相”。

脑洞大开的13个跨学科案例:保温杯、植物、火、水、盐……你觉得这些事物平平无奇,那是因为你还没有学会用科学思维去“思考”。看完这本书,摆脱思维束缚,开启高阶思维模式,立刻拥有一个擅长思考的大脑!


契合新课标核心要求的硬核知识:

物理、化学、生物、科学4门课程标准中,都将“科学思维”作为核心素养。本书中既有对课本相似案例的补充,又有大量全新案例进行拓展,适合课后提升,以及作为教材补充读物。